微信支付海外布局遇监管难题 遭泰国央行警示
发布时间:2016-06-03 点击数:
微信支付
作为所有金融业务的流量入口,支付对于互联网金融帝国的搭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针对BAT这样的巨头之争。如今国内市场支付行业格局已定,BAT开始在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上展开厮杀。然而,巨头们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泰国央行日前对微信支付发出警告称,微信支付在泰业务并未获得授权,并提醒商家谨慎使用。分析人士指出,在巨头们的海外扩张之路上,如何与当地监管机构达成一致、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运用资源成为关键。
海外监管发出警示
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国内的布局臻于完善,海外成为他们新的目标。一时间,支付机构的身影开始活跃在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地。但是由于各地对于相关业务监管方式的不同,不少支付机构在出海时经常遇到监管问题。
据消息称,泰国央行表示,泰国央行不禁止泰国本土商家和服务场所使用国外公司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平台。因为目前泰国国内很多热点旅游城市正出现很多国外电子支付平台抢滩和大肆推广的情况,泰国央行发布警告只是提醒泰国国内商家谨慎使用,使用有安全保障的支付系统和平台,避免出现不兑现的问题,而这项金融服务并未获得泰国官方的申请批准。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多次联系微信支付相关人士,电话未能接通。
此前支付宝在台湾等地也曾遭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警告,其当面付产品有触及监管的嫌疑。早在2014年,支付宝就在香港、台湾两地推出“当面付”条码付款,支持的商户包括香港OK便利店、卓悦以及佐丹奴、统一阪急百货台北店等内地游客经常消费的品牌及商铺。但不久后就有消息称,支付宝与统一阪急百货台北店的合作有触犯台湾当地金融监管条例之嫌,当地合作商家已经暂停该业务。另外,在支付宝开展业务较早的香港地区香港金管局表示,准备修改管理条例以将该类支付机构纳入监管,推出发牌制度。
海外支付圈地
在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领先地位已不可撼动,面对发展稳定的国内市场,支付巨头们开始寻找新的蓝海,跨境出海成为必然趋势,在过去几年中,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纷纷扬帆出海,战况激烈。
在海外支付扩张布局中,阿里系支付宝抢得了先机,早在2007年,支付宝就已进军香港市场。从策略上,支付宝一方面通过投资并购电子商务、金融、O2O等相关企业为支付业务的进入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支付宝与当地商场、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推动退税、扫码支付等业务的发展。